“金山”创效的故事

发布日期:2022-06-27
【字体:打印


中建四局五公司云南分公司刘金山是1989年出生的蒙古族小伙,是名副其实的四局青年劳模、优秀员工,也是青年创新创效的佼佼者。国务院办公厅督办的全国首个水环境治理PPP重大民生工程,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第二批PPP示范工程大理市洱海环湖截污工程就是他创新创效的孵化基地。

他用脚步丈量劳模的工作神态

初到项目,首先要闯过的就是地质关。洱海沿线游客多、战线长、工期紧,需要铺设截污管网主干及支管25公里。施工没有“风花雪月”,只有与时间赛跑的速度和0施工经验的突破。“晴天烈日身上照,雨天稀泥糊满脚”,这是刘金山的真实写照。从平原到高原,蒙古族的他克服高原反应,每天一上班他就骑着电动车在沿线40公里来回奔跑,实地勘测理清施工工序,中午面包、火腿肠是标配,大理的风吹的他嘴唇裂纹一道又一道,坑坑洼洼的的路让他脚底经常磨出血泡,疼到吃饭张不开嘴,走路迈不开腿,就这样一天天勘察,一次次挑灯夜战,2016年5月,刘金山和项目同事率先在各标段启动主干管道试验工作,他编制的施工方案首批审批通过。方案通过后,他带头对每个施工方案进行交底,对管材接口及管道基础处理一一进行技术检查,确保合格率达到100%,三标段各项指标在总共6个标段中名列前茅,得到了业主和政府的赞誉,也为五公司水环境品牌的特色营销铺垫了口碑基础。

他用真诚帮扶践行劳模的服务状态

项目村庄污水联络管铺设被称为环湖治理的“毛细血管”,要解决村镇污水排放问题,56公里线路纵横交错于几十个白族村落中,是全线穿越村落最多,协调难度最大的管网线。协调期间,他在抓好本职技术难题攻关的同时,主动请缨每天带着走访30户人家,一个村一个村地摸排情况,还给几十户闲置劳动力安排垃圾清运等工作。当地盛大节日火把节到来的时候,他主动与当地乡镇举办联谊会,增进工作互信,用真诚换来当地群众真心,得到村民理解和支持,污水联络管网提前按照预期完成了施工任务,排列全线进度第一。

他用“0”突破诠释劳模的奋斗姿态

面对全国首个环境截污治理PPP项目,国内并无高原环湖截污工程成熟的施工经验,而洱海周边地下水位高,以粉砂地质为主,土壤疏松、渗水严重,地质条件最艰难,又是一个典型的“三边”基础设施工程,技术突破尤其重要,这是对全国高原截污治理“0”施工经验的挑战。

项目铺设25公里的洱海沿线主管网必须进行支护开挖,有效截断生活污水和生产污水排入洱海。原业主设计的一段明挖开槽埋管办法容易造成水土坍塌,破坏湿地生态和洱海水质。如何安全环保高效开挖埋管成为工作重中之重,为了寻找最佳途径,刘金山到处查阅资料,开拓思维寻求新的施工办法。

某天晚上,将近12点,刘金山还在办公室研究起喜州段图纸设计,白天领导在田埂上说的“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话语激发了他的灵感。通过一次次通宵达旦的设计方案对比,多次试验分析,最终拉森钢板桩支护开挖代替明挖原设计埋管的技术得到了论证专家的一致通过,甲方高度认可并实现变更,这一双优化课题直接设计带来效益273万元,获得局年度“十大金点子”。通过对原明挖部分全变更,帮助项目增加合同额1.35亿元,实现毛利5000多万。

这个被誉为“钢盒”里施工的洱海治理方式,利用钢板桩的刚性支撑将影响作业区的“水土”挡在外面。工人在钢支撑里埋管作业时不仅里外不渗水,安全施工,还能大量减少取土量,尤其在铺设污水干渠贯穿湿地公园区域更是防止传统开挖导致湿地水土流失破坏,有效地保护土地资源,实现了湿地施工和高原环湖治理的“零突破”。

尝到了技术革新的甜头,刘金山一发不可收拾,继续寻找创新创效的机会。先后完成放坡开挖改为工法桩支护开挖、钢板桩支护开挖改为顶管施工、骑马井外增加高压旋喷桩止水、增加工作井等多个双优化课题,再次为项目创造直接经济效益593万元。

注重创效的同时,刘金山也注重总结提升。他通过对顶管施工的总结,完成多项施工设计方案和工法、专利,获得多个局级科技奖项,为水环境治理经验留下了《高水位砾砂土地质条件下顶管成套施工技术研究与应用》、《截污管道中泥水平衡顶管工艺的综合运用施工工法》等宝贵的施工经验。6年多的工作蜕变,他已经是多种技术荣誉加持一身的牛人,然而他却腼腆的说:“奖项只是对工作的肯定,荣誉都是大伙儿的。”

青春奋斗应该是什么样的?

五四先驱者李大钊先生说‘青年之字典,无“困难”之字,青年之口头,无“障碍”之语’。刘金山用自己的劳模先进事迹告诉我们:青春不仅因奋斗而精彩,也因奋斗而成长。

未来的路依旧很长,不管得到了多少的荣誉,在新的项目,白天跑现场,晚上做方案,解决技术问题和创新创效是刘金山每天最大的乐趣。豪爽、剽悍、热情、勇敢,这是蒙古族小伙的特有属性,刘金山发挥着这些优秀的品格。在接续奋斗中前进,在继往开来中继续发挥劳模功效。(通讯员:翟明杰、黄亚兰



中建集团微信

中建四局微信

五公司微信

纪委监督举报

网站地图  |  法律声明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账款拖欠事项信访投诉公告

Copyright ©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京ICP备08010180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545号

中国建筑办公信息系统
中国建筑移动办公系统
验证码:
CA登录  CA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