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中庸》
中建信条是我们企业的明信片,精美的明信片除了高超的制作工艺外,自然还少不了好的制作木材,而我们每一位员工就是制作这张明信片的木材。要怎样才能成为“好的木材”呢?《中庸》中讲“道不可须臾离也,且君子慎其独也”,要求的就是美好的品德和规范的行为要常驻于自身言行中。这些朗朗上口的古语需读、需观,更需深省、自我检修,在古训中涵养底蕴文气,在文气中善养馥郁好德,在好德中身体力行。
《十典九章》是对我们行为习惯和礼仪的规范,简单的字句中深藏智慧。初看“十典”的来源,不就几句古语吗?可以倒背如流,但是具体到其中的内涵却只能说是略知一二,要全部做到更难。《十典九章》细化了对员工行为的要求,具体到了道德、心态、进取心、创新、团结等,这些正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拥有的好品德:善事善为,止于至善,业精于勤,积极创新,清正廉洁。“感人心者,必先乎情”。我们的行为是我们道德品质的体现,心中有诚信者,方能做到言而有信;心中有至善者,方能做到品质保障;心中有进思者,方能攻坚克难。
“十典”从内外兼修的层面阐释了作为一名中建人应该具有的行为习惯。
于内层面:要有敬畏之心,力守诚信,力塑责任,力思创新,坚守企业形象的本质。如果本质上的东西不达标,宣传得再好也会有破露的一天,所以我们必须从自身做起,从最小的事情做起,把中建人的一股股小力量汇聚成大力量。“品质重于泰山”是我们中建信条的价值观,也是我们中建人应该于心奉行的精品准则。精品工程的打造,更需要精品的人,百星不如一月,如果我们个个都能达到优秀的标准,那么公司会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工作效率和工程品质自然也就跟着提高了。管理者要有管理者的风度,不仅会管理别人,更要会管理自己,以德服人。优秀的品牌形象能让我们企业得到更多的认可,从而把服务推向五洲。
于外层面:要有做事准则,不敷衍了事,不为工作而工作,不怕因为得罪人而钻制度漏洞,不为小利小益而动容。在工作上要吃苦耐劳,不要想着做完了就跟自己没关系了,出了事还有大头顶着,这样的想法不能有。要想就想一心做好,要有不达标准决不罢休的坚决笃行。协同联动是互相团结合作达到中和,这是企业的团队精神,一荣俱荣,要把自己的发展与荣辱同企业相结合,作为其中的一份子,就要像为自己的家庭拼搏一样。虽然国家加大了对腐败的打击力度,但是糖衣炮弹的样式也在不断地变换。在这一点上,要相信久走夜路必遇鬼,侥幸心理抱不得,小心烫手,毁了自己不说,还连累家人。人民日报一评论文章中说的“一人不廉,全家不圆”,就是对其最好的诠释。
“九章”是对中建人礼仪规范的要求。我们是文明企业,文明企业自然都要做文明人,文明人的言行自然也是要文明的。我们在工作过程中,自然少不了与合作方或者其他人员的接触。那么,我们所表现出来的言谈举止,待人待事的态度,直接体现了公司全体人员的素质,是公司的第一形象。
俗话说得好“你敬我三尺我敬你一丈”,我们希望不管走到哪里都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同样如此,我们也应该尊重别人。予人大度宽容是我们修养的体现,这个尺度需要我们自己把握,一点的偏差都会给别人造成不好的印象。在品德修养之余,我们还应该自检体察,日省月试,寻找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及时修正。“小洞不补,大洞吃苦”,我们要争取只补小洞,小洞都补好了,大洞也就没有出阁的机会了。
优秀的企业少不了规范的礼仪标准,我们不仅要懂礼貌,而且还要有礼貌,因为我们代表的是一个品牌——中国建筑。于此要在待人接物中彰显出自己学识、深度、和人格魅力,更重要的是要体现出企业的文化深度与办事风度。当然,树立企业文化形象绝不是做做样子,走走过场,而是由内而外的真实表现。把内做好了,也就不怕日晒雨淋,坚实的文化基础和品德始终是最坚固的。
企业文化的建构是对企业精神的高度概括,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航标,企业文化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关系到企业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力,优秀的企业文化不仅能让员工充满自信心和责任心,而且我们企业还能骄傲地向外界展现这笔无价的精神财富。企业文化驱动企业理念走向先进和高端,使文化的渗透力和渗透视野加深、拓宽。企业文化的管理需要领导者的感召力,这贯穿了企业改革发展的全过程,一石激起千层浪。要将文化的执行力充分发挥,切实需要在领导者的带动下,以人为本,调动和凝聚员工。《十典九章》是中国建筑培育弘扬的优秀文化和中建人做事、做人的静谛,我们要力学笃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