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典九章】淡泊以明志 宁静以致远 ——中国建筑《十典九章》品鉴

发布日期:2015-08-03
【字体:打印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一句出自诸葛亮的《戒子篇》:“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又一次在中国建筑行动指南《十典九章》里看到它,这是很多文人志士崇奉的名言,亦是我非常喜欢的一句话。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修身养性的最高境界,只有淡泊宁静,才能洞察凡尘,只有清心内敛,才能高瞻远瞩。“淡泊”是一种品德修养,是为人质朴、超逸、恬淡,而不是不思进取,得过且过。淡泊,即远离名利的诱惑,视名利的花冠为囚禁人的身心枷锁,故洁身自好以坚持心中是非,以希翼达到一种最佳生存状态。“宁静”则是安然,恬适,自持。即不因得意而忘形,不因失意而颓丧,不因富贵而骄纵,不因贫贱而自惭。宁静是一种美丽,宛如春日的艳阳,秋天的静湖,蕴含着无尽的温馨。宁静又是一种博大与舒展,宛如天边的旷野和辽阔的海天。恪守今日的淡泊与宁静,才能迎来明日的明志和致远。

王维诗曰:“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主人公用他全部的心神去细细啼听花落鸟鸣的天籁,内心的宁静与淡泊让人憧憬。而“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所饱含的闲适恬淡、永恒宁静则更令人神往。然而大多数时候,烦心的琐事时常困扰着我们的心,无法驱逐,令人苦闷,无法自拔。而淡泊,就是滋润你心田的甘泉,清馨凝神,清退燥热,是一种清心寡欲、自得其乐的心境。宁静就好像催眠的歌曲,无论在多么漆黑的夜里,都能给你心底的安然,入眠沉睡,是一种悠然自得、豁达大度的情怀。当一个人心静如水时,考虑事情就容易发现真理,淡泊处世时才会有悠然自得的情趣。

生活总是五味杂陈,为何不把它当成馈赠?坦坦然然、从从容容、不卑不亢、淡然地笑对人生。生为人,总是博弈于红尘,背负许多的忧伤烦恼,但那不是幡动,也不是风动,而是心动所致。在今天物欲横流、处处充满诱惑和陷阱的社会中,能保持一颗淡泊的心并非易事。只有将心融入世界,用淡泊的心境去感受生命,才能找到生命的真谛。

人生如一条淙淙流淌的长河,既有平静,也有波澜壮阔的时候,既有峰峦叠嶂时一泻千里的壮丽之美,也有一马平川时迂回柔情的安详。人之心,原本像一潭池水,应该清澈见底,平滑如镜,可以映照出世界的真实面目,但是,这种原本清净如水的本心,却最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而心生波澜。比如风过波起,比如石入水动,这一起一动,便“心池”搅成一潭浑浊的水,心底一切美好的景致也无法显现了。拥有一颗淡泊的心才能学会放弃,学会满足。才能理解别人,善待自己,享受生活。

面对现实,我们需要宁静、淡泊,随时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这样才能活得轻松,活得快乐。遇到不顺心的事,不急不躁,以平和的心态泰然处之,坦然面对,这是性静。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坚定不移且义无反顾,丢弃这山望着那山高的浮躁之心,不追求虚无缥缈和不切实际的幻想。面对声色犬马等各种诱惑,无杂念邪念,不因一念之差而遗憾终生,这是念静。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难免与人争论,这时要保持心平气和,宽宏大量,考虑用事实道理让别人信服,保持内心的平静,设法寻找解决问题、化解矛盾的方法,这是意静。当遇到让自己愤怒的事情,要保持头脑清醒,及时让自己平静下来。行事要稳重、耐心、稳扎稳打,要摒弃急躁、毛躁、鲁莽,不能急于求成,努力思考达成目标的最佳途径,这是行静。宁静是一种执着,无论花开花落,云卷云舒,都要顶得住干扰,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永远保持内心的平静与执着。

当你能够捧一杯清茶,展一卷诗书,沉醉于蒹葭离骚、三国红楼,忘情于诗词歌赋、琴棋书画,留恋在历史兴衰、浩渺宇宙中;当你能够领略“春花秋月夏杜鹃,冬雪寂寂溢清寒”,走进大自然的怀抱时;当你心无杂念,完全沉浸于《山居秋暝》、《蓝色的多瑙河》、《英雄交响曲》的优美旋律和深远意境中;当你为了人生的目标不遗余力、夜以继日的探索、追求时……这种时候,你便步入了人生宁静的境界了。

宁静,是一种平和,是一种态度;淡泊,是一种超然,是一种成熟。如果我们能走进宁静,能够以一种宁静如月的人生态度去感悟人生;如果我们能走进淡泊,能够以一种淡泊如水的人生态度去看待生活,我们的生活将会永远充满诗意般的情趣。淡泊宁静是一种感觉,无声无息,藏在心灵的最深处;是一种风采,自由不羁,挥洒自由的生存方式。安于淡泊宁静的生活,以平静的态度对待生活中的繁华与诱惑,让自己的灵魂安然如梦。

在很多人为名来、为利往的物质社会,只有在内心构筑一方心灵净土,提升自己的精神操守才能抵御世俗的污染,不为外界的各种欲念所诱惑,不为名利、地位、金钱、美色所劳形。让我们以一颗淡泊宁静的心,感受人生的本义,聆听内心的声音,在通往人生巅峰的路途上阅尽人生无穷的春色吧

中建集团微信

中建四局微信

五公司微信

纪委监督举报

网站地图  |  法律声明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账款拖欠事项信访投诉公告

Copyright ©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京ICP备08010180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545号

中国建筑办公信息系统
中国建筑移动办公系统
验证码:
CA登录  CA驱动